《内向者的社交疲劳日常:热闹太累,安静刚刚好》

内向者的世界观,其实蛮不错的。

不是我们特别高深,也不是我们不喜欢人群,只是我们更喜欢把能量用在值得的地方。我们不怕社交,但不喜欢频繁的社交。对我来说,如果一周有五场聚会,我最多只会参加三场,再多,我的能量会被掏空,整个人只想躲起来充电。

很多人误会内向者是社恐、害羞,甚至觉得我们难相处。其实不是。我们也能应付各种社交场合,说话、寒暄、做朋友都没问题。只是,我们更倾向选择性社交,不愿意为了“人多热闹”而强迫自己活跃。我们更在乎的是“这个连接有没有意义”、“这个相处是不是舒服”。

社交对我们来说,就像一台高速运行的机器,开久了就会发烫。而独处,是我们冷却自己、恢复能量的方式。

我们常常思考很多,观察很多。

像我自己,也喜欢观察他人的微表情、气氛变化,甚至一个人说话的方式,都能让我猜测出他的情绪走向。这样的思考模式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,我们常常在脑海里推敲、分析、琢磨。虽然有趣,但也很累。

思考得多,意味着容易内耗。

一句话、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,都可能被我们来来回回地解读。我们会想:“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?”、“她刚才突然沉默是不是因为我哪里说错了?”

有时候,这种自我消耗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情绪循环,很难抽离。

所以,别以为内向者冷淡,我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处理信息和情绪。我们不喜欢吵闹和混乱,但并不代表我们封闭或冷漠。

其实,内向者的世界真的很美,只是我们不轻易展示而已。

如果你身边有内向的朋友,请多一点理解和关注,别觉得他们奇怪或难接近。大多数的内向者都很细腻,他们听得多,看得多,想得多,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。

当然,这不代表所有 I 人都一样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。

但如果你愿意慢慢了解,你会发现 — — 内向者并不是不爱人群,而是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。

热闹太累,安静刚刚好。

📖 延伸阅读推荐:

这篇文章也描写了内向者在现代社会面对社交疲劳的真实心声,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,不妨一读:

👉 《內向者的社交疲勞日常:熱鬧太累,安靜剛剛好》(來源:換日線)